列车的客车车体

2018-09-17 00:00

问题补充:
zcxzqq2002
0 0

18型客车于1960年代设计试制。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采用UD2/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自发电空气调节装置。18型客车是供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后来也有部分用于国内旅客列车编组。18型客车有YW18型硬卧车、RW18型软卧车以及XL18型行李车和CA18型餐车等车种。YW18型硬卧车于1966~1968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后来用于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YW18型硬卧车与中国铁路国内使用的硬卧车采用两组三层卧铺敞开式单间的布局不同,为两组双层卧铺的9个四人包厢布局,和软卧车布局类似,只是舒适性稍差,定员36人,自重55吨,采用UD2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空调装置,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71年~1973年改进设计研制YW18型硬卧车,定员36人,自重54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40km/h。RW18型软卧车于1964~1968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RW18型软卧车为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8吨,采用UD2型转向架。设有空调装置及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 还发现有用于国际联运的有单人以及双人高级软卧包厢的RW18软卧车,定员10人。CA18型餐车196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投入生产。定员48人。设有餐室、厨房、贮藏室、小卖部及取暖用锅炉室。KD18型空调发电车是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用发电车,最大运营速度120km/h。1980年代中国从德国引进一批18型客车,用于中俄、中蒙之间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编组。 19型客车为国际联运A型客车尺寸,车体长23.6米,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19型客车是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的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1967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18型客车的同时还研制了YW19型客车。YW19型客车是高级卧铺包厢客车,有8个双人包厢, 在两个包厢之间设一个中间洗脸室,定员16人,自重51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1984~198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新RW19型高级软卧车,改进提高舒适性、平稳性、防寒性,有8个双人包间,定员16人,自重52吨。 19K型客车是25K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是按构造速度160km/h空调客车技术条件设计制造的高级软卧车。通常有8个包厢,除车厢两头为4人包厢,其余为双人包厢,双人包厢内有两个卧铺,带独立卫生间、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等设施,且装备设施相对讲究,定员20人。最大运行速度160km/h,最初装用206KP型转向架,后来装用SW-160型或SW-220型转向架(四方厂)以及CW-200K型转向架(长客厂),但由于25K型客车存在的转向架问题,后来根据铁道部文件规定,车辆速度标记与25K型统一为140km/h(即代表车辆最大运行速度为140km/h)。19K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K”,俗称为“高级软卧”或“高包”(即“高级包厢”之意)。19K曾一度称为“RW25K”,后为区分改为“RW19K”。由于定员少,运营成本较高,票价昂贵,运用得不多,因而产量不高。RW19K型客车最初用于1997年开通的京九直通车、沪九直通车。RW19K型客车通常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特快列车等级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同为“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K型客车不是由运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的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车。RW19型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RW19K型客车属于25K型客车系列。 19T型客车是25T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19T型使用的转向架与25T型一样,最大运行速度160km/h。通常有8个双人包厢,包厢内有上下两张卧铺,带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车内通讯系统、独立卫生间、真空集便器等设施,定员16人。19T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T”,中国铁路爱好者将RW19T型客车简称为“高包”车,即“高级包厢”之意。因其票价比较昂贵,所以产量很少。19T型客车通常编挂于25T型车辆编组中;通常运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直达特快列车或者特快列车为主。另外某些铁道部部属公务车也标识为“RW19T”。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路客车车型中,高级双人卧铺包厢客车大多是用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T型客车并不是由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也不是由属于25K型客车系列的19K型客车直接改进而来。RW19T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包厢车。19型客车源于国际联运客运列车中的高级卧铺包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19T型客车则属于25T型客车系列。例如,2007年度铁道部招标采购的一批125辆25T型客车的合同当中就包括8辆RW19T型高级软卧车。 21型客车于1953年开始生产,至1961年停止生产。21型客车根据不同用途主要有YZ21型硬座车、YW21型硬卧车、RW21型软卧车、CA21型餐车、UZ21型邮政车、XL21型行李车等车种,此外,还有某些特别用途的类型。21型客车设计参照苏联1950型客车和日军侵占时期制造的1型客车,缺点是经济指标和舒适性较差。21型客车后来被22型客车替代。21型客车车长21.97m,车宽3.00m,有中梁碳素钢铆接焊接组合结构车体,车底架上无金属地板,作用于车内地板面上的载荷主要依靠底架各梁传递,走行部为均衡梁导框式转向架,采用101型C轴转向架。构造速度80~100km/h。车厢取暖方式采用大气压式蒸汽取暖。1954年至1959年期间,由青岛四方、大连、唐山、株洲、沈阳和 南京浦镇、西安等车辆工厂先后对21型客车进行改进。21型客车至1961年停止生产时,产量3110辆。其中四方机车车辆厂到1960年,共生产各种21型客车1644辆,其中YZ22型硬座车722辆;YW21型硬卧车613辆;CA21型餐车75辆;XL21型行李车70辆;UZ21型邮政车164辆。YZ21型硬座车最初是1953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原设计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88人。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4~1958年进行改进。1955年改为每排2+3座位布局,定员108人,自重45~48吨。1956年改敞开式通过台为密闭式,加装折棚门和翻板。1957年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侧墙带压筋,车自重降至43/39t。YW21型硬卧车1953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有9个开敞式隔间,每隔间有两组三层卧铺,定员54人,自重49吨,1958年停产。RW21型软卧客车195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设计制造,双层卧铺包间布局,定员28人,采用102型转向架,自重40吨。CA21型餐车1954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生产,车两端均无通过台,定员48人,采用103型D轴转向架,自重54吨。XL21型行李车195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车体两侧各开1个行李门,2个半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1型转向架,自重47吨,1958年改为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3型转向架。 中国铁路22型客车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开始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22型客车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一直是中国铁路生产和使用的主型客车,在中国铁路客运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厂商包括: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以及长沙重型机械厂。据统计22型系列客车产量约2.7万辆。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铁路22型客车逐渐由25型客车替代。22型客车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行李车、餐车、邮政车等车种,此外,某些特别用途的车辆,如试验车等。22型客车车身涂装大多为绿色配以黄色色带,俗称为“绿皮车”。22型客车车体长23.6m,车宽3.1m,车高4.28米,有中梁钢结构薄壁筒型整体承载式全金属焊接车体,车壳体采用了墙板压筋方式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两端有密闭式通过台。先后采用202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6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侧部中梁下凹的U型构架,带横向拉杆的小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9型(浦镇车辆厂在205型转向架基础上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22型客车采用独立温水取暖装置。22型客车都不带空调,除了某些卧铺车以及后来曾出现过YZ22型空调客车以外。22型客车车窗是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的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较差。YZ22型硬座车于1958年~1959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一个温水循环独立锅炉暖房。两个厕所,两个敞开式盥洗室、一个乘务员室。双面固定式座椅为每排2+3座位布局,座位之间有固定式茶桌,定员120人,自重45吨。后由四方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对车内造型及部分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并投入生产,定员116人~118人。YW22型硬卧车于1956年~1959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由长春客车厂生产。最初是横向睡铺带纵向边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由于过于拥挤,由四方机车车辆厂重新设计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的YW22型改为两组横向三层卧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取消边铺,改为活动翻转座椅和小茶桌,定员60人,自重45吨。RW22型软卧车于1955年~195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设有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9吨,1959年RW22型客车进行改进,自重减到47吨。后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设计。RZ22型软座车于1976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沙发式座椅为每排2+2座位布局,座位之间设有固定式茶桌,定员64人,二位端走廊有储藏室,自重46吨。22A型、22B型、22C型是22型客车的改型,主要改进是在车体的材质上。22A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改进车体涂漆与防锈工艺,改进防寒材料,车厢内饰料有较大改进。提高车体的耐腐性,延长使用寿命与厂修期。于1982年-1985年由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1985年投产。22B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大量通用件、部分连接部件也采用耐候钢,改善旅客采暖设施,改进车体内部布局与车厢内饰材料,延长厂修期,减少维修量。于1988年投产。一部分22B型客车带有空调装置。22C型客车与22型客车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车体的材质,车体材质采用耐候钢。 为了给乘坐91/92次特快列车前经广深铁路参加广州交易会的外宾、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提供更佳的乘坐环境,四方机车车辆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在1965年设计、1966年试制了中国代空调软座客车,当时称为“RZ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车型编为24型。列车组仅制造了一列,由9节软座车 (RZ24)、1节带小卖部和餐室的软座车 (RZ24)和1节行李发电车(TZ24,因当时还没有空调发电车(KD)此名称,因而使用“特种车” TZ的代号),共11节编组而成。各车均为可躺可转向座椅(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64人,带有空调装置,发电车集中供电。1966年8月起在广深铁路上运行。而1979年起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初期也是以这批空调客车担当运行,随后逐步被25型客车取代。中国由德意志共和国(东德)分别订造和进口了两批铁路客车,共 372辆,车种有软座车 (RZ24)、软卧车(RW24)和餐车(CA24),车体结构沿用了社会主义阵营标准国际联运列车的模式,与俄罗斯铁路的MECT系列客车、中国铁路的18型客车、19型客车十分相似。 这些进口的24型客车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一直是当时中国国内最高档的铁路客车,并使用当时中国铁路标准的绿色涂装。而后来的国产车辆也在内部细节方面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东德产24型客车,如软卧车包厢门等。后来改造成集中供电新型空调客车,取消下挂设备,在车顶安装单元式空调机,布置三相交流电(AC380V)供电线路。改造后24型客车通常与25G型客车混编,部分改为与25G型客车标准涂装类似的橘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涂装,而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的所有RW24型软卧车后来也换成“旅游列车”的特别涂装。另外,有数辆24型软卧车在2005年被改造成高档旅游列车, 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担当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新东方快车”(New Orient Express)。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客车车型之一,是中国铁路代车长25.5米的试验性铁路客车,最初在1965年研制起步,1979年设计了车体长25.5m,车辆定距18m的新结构四轴全钢客车,由于车体长25.5米的特征而定型为25型客车。车宽3.2米,最初车高与22型客车一致为4.28米。25型客车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的车体结构,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部分焊接而成,在侧墙、端墙、车顶钢骨架以及底架钢骨架非别焊接侧墙板、端墙板、车顶板和波纹地板及平地板,形成上部带圆弧,下部为矩形的封闭壳体。壳体用纵向梁和横向梁、柱加强,采用了空气调节、大车窗以及新型转向架。1993年25型系列客车定型为中国铁路主型客车。25型客车分别有25.5米轻型高速列车组、25.5米广九空调列车组、25型干线空调客车、25型三茂客车、25型双层空调客车。随后25型客车也发展了系列产品,从车型上分为25A型、25B型、25D型、25G型、25Z型、25K型、25T型等一系列车型。至1994年25型客车系列全面投产,开始替代22型客车。另外,还有一类是由英国进口的25-O型客车。 中国铁路M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适用于米轨的客车,于1991年开始生产,现主要运用于昆明铁路局管内昆河铁路通勤列车,构造速度80km/h。硬座车YZM1型客车座椅配置为4+4,定员58或62人,另有定员26或39人的YWM1型硬卧车。 单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YZ25T型空调列车、YZ25K型空调列车、YZ25G型空调列车YZ25A型列车、YZ25B型列车和YZ21、YZ22、YZ23系列列车。铁路客车种类繁多,按照车种分为硬座车、硬卧车、软座车、软卧车……按照车体层数分为单层车和双层车。 双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SYZ25K型双层空调列车、SYZ25B型双层列车双层软座列车双层软卧列车1. 单层非空调硬座列车——YZ25B25B—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YZ25B型客车定员128人(列车长办公席定员122人),车体构造速度120km/h。车体长25.5m。顺便说一下,一般长途车列车长办公席在8号车厢,短途车一般在5号。

zcxzq
zcxzq ·
0 0

18型客车于1960年代设计试制。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采用UD2/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自发电空气调节装置。18型客车是供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后来也有部分用于国内旅客列车编组。18型客车有YW18型硬卧车、RW18型软卧车以及XL18型行李车和CA18型餐车等车种。YW18型硬卧车于1966~1968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后来用于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YW18型硬卧车与中国铁路国内使用的硬卧车采用两组三层卧铺敞开式单间的布局不同,为两组双层卧铺的9个四人包厢布局,和软卧车布局类似,只是舒适性稍差,定员36人,自重55吨,采用UD2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空调装置,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71年~1973年改进设计研制YW18型硬卧车,定员36人,自重54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40km/h。RW18型软卧车于1964~1968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RW18型软卧车为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8吨,采用UD2型转向架。设有空调装置及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 还发现有用于国际联运的有单人以及双人高级软卧包厢的RW18软卧车,定员10人。CA18型餐车196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投入生产。定员48人。设有餐室、厨房、贮藏室、小卖部及取暖用锅炉室。KD18型空调发电车是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用发电车,最大运营速度120km/h。1980年代中国从德国引进一批18型客车,用于中俄、中蒙之间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编组。 19型客车为国际联运A型客车尺寸,车体长23.6米,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19型客车是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的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1967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18型客车的同时还研制了YW19型客车。YW19型客车是高级卧铺包厢客车,有8个双人包厢, 在两个包厢之间设一个中间洗脸室,定员16人,自重51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1984~198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新RW19型高级软卧车,改进提高舒适性、平稳性、防寒性,有8个双人包间,定员16人,自重52吨。 19K型客车是25K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是按构造速度160km/h空调客车技术条件设计制造的高级软卧车。通常有8个包厢,除车厢两头为4人包厢,其余为双人包厢,双人包厢内有两个卧铺,带独立卫生间、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等设施,且装备设施相对讲究,定员20人。最大运行速度160km/h,最初装用206KP型转向架,后来装用SW-160型或SW-220型转向架(四方厂)以及CW-200K型转向架(长客厂),但由于25K型客车存在的转向架问题,后来根据铁道部文件规定,车辆速度标记与25K型统一为140km/h(即代表车辆最大运行速度为140km/h)。19K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K”,俗称为“高级软卧”或“高包”(即“高级包厢”之意)。19K曾一度称为“RW25K”,后为区分改为“RW19K”。由于定员少,运营成本较高,票价昂贵,运用得不多,因而产量不高。RW19K型客车最初用于1997年开通的京九直通车、沪九直通车。RW19K型客车通常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特快列车等级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同为“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K型客车不是由运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的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车。RW19型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RW19K型客车属于25K型客车系列。 19T型客车是25T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19T型使用的转向架与25T型一样,最大运行速度160km/h。通常有8个双人包厢,包厢内有上下两张卧铺,带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车内通讯系统、独立卫生间、真空集便器等设施,定员16人。19T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T”,中国铁路爱好者将RW19T型客车简称为“高包”车,即“高级包厢”之意。因其票价比较昂贵,所以产量很少。19T型客车通常编挂于25T型车辆编组中;通常运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直达特快列车或者特快列车为主。另外某些铁道部部属公务车也标识为“RW19T”。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路客车车型中,高级双人卧铺包厢客车大多是用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T型客车并不是由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也不是由属于25K型客车系列的19K型客车直接改进而来。RW19T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包厢车。19型客车源于国际联运客运列车中的高级卧铺包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19T型客车则属于25T型客车系列。例如,2007年度铁道部招标采购的一批125辆25T型客车的合同当中就包括8辆RW19T型高级软卧车。 21型客车于1953年开始生产,至1961年停止生产。21型客车根据不同用途主要有YZ21型硬座车、YW21型硬卧车、RW21型软卧车、CA21型餐车、UZ21型邮政车、XL21型行李车等车种,此外,还有某些特别用途的类型。21型客车设计参照苏联1950型客车和日军侵占时期制造的1型客车,缺点是经济指标和舒适性较差。21型客车后来被22型客车替代。21型客车车长21.97m,车宽3.00m,有中梁碳素钢铆接焊接组合结构车体,车底架上无金属地板,作用于车内地板面上的载荷主要依靠底架各梁传递,走行部为均衡梁导框式转向架,采用101型C轴转向架。构造速度80~100km/h。车厢取暖方式采用大气压式蒸汽取暖。1954年至1959年期间,由青岛四方、大连、唐山、株洲、沈阳和 南京浦镇、西安等车辆工厂先后对21型客车进行改进。21型客车至1961年停止生产时,产量3110辆。其中四方机车车辆厂到1960年,共生产各种21型客车1644辆,其中YZ22型硬座车722辆;YW21型硬卧车613辆;CA21型餐车75辆;XL21型行李车70辆;UZ21型邮政车164辆。YZ21型硬座车最初是1953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原设计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88人。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4~1958年进行改进。1955年改为每排2+3座位布局,定员108人,自重45~48吨。1956年改敞开式通过台为密闭式,加装折棚门和翻板。1957年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侧墙带压筋,车自重降至43/39t。YW21型硬卧车1953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有9个开敞式隔间,每隔间有两组三层卧铺,定员54人,自重49吨,1958年停产。RW21型软卧客车195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设计制造,双层卧铺包间布局,定员28人,采用102型转向架,自重40吨。CA21型餐车1954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生产,车两端均无通过台,定员48人,采用103型D轴转向架,自重54吨。XL21型行李车195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车体两侧各开1个行李门,2个半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1型转向架,自重47吨,1958年改为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3型转向架。 中国铁路22型客车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开始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22型客车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一直是中国铁路生产和使用的主型客车,在中国铁路客运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厂商包括: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以及长沙重型机械厂。据统计22型系列客车产量约2.7万辆。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铁路22型客车逐渐由25型客车替代。22型客车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行李车、餐车、邮政车等车种,此外,某些特别用途的车辆,如试验车等。22型客车车身涂装大多为绿色配以黄色色带,俗称为“绿皮车”。22型客车车体长23.6m,车宽3.1m,车高4.28米,有中梁钢结构薄壁筒型整体承载式全金属焊接车体,车壳体采用了墙板压筋方式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两端有密闭式通过台。先后采用202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6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侧部中梁下凹的U型构架,带横向拉杆的小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9型(浦镇车辆厂在205型转向架基础上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22型客车采用独立温水取暖装置。22型客车都不带空调,除了某些卧铺车以及后来曾出现过YZ22型空调客车以外。22型客车车窗是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的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较差。YZ22型硬座车于1958年~1959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一个温水循环独立锅炉暖房。两个厕所,两个敞开式盥洗室、一个乘务员室。双面固定式座椅为每排2+3座位布局,座位之间有固定式茶桌,定员120人,自重45吨。后由四方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对车内造型及部分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并投入生产,定员116人~118人。YW22型硬卧车于1956年~1959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由长春客车厂生产。最初是横向睡铺带纵向边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由于过于拥挤,由四方机车车辆厂重新设计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的YW22型改为两组横向三层卧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取消边铺,改为活动翻转座椅和小茶桌,定员60人,自重45吨。RW22型软卧车于1955年~195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设有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9吨,1959年RW22型客车进行改进,自重减到47吨。后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设计。RZ22型软座车于1976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沙发式座椅为每排2+2座位布局,座位之间设有固定式茶桌,定员64人,二位端走廊有储藏室,自重46吨。22A型、22B型、22C型是22型客车的改型,主要改进是在车体的材质上。22A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改进车体涂漆与防锈工艺,改进防寒材料,车厢内饰料有较大改进。提高车体的耐腐性,延长使用寿命与厂修期。于1982年-1985年由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1985年投产。22B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大量通用件、部分连接部件也采用耐候钢,改善旅客采暖设施,改进车体内部布局与车厢内饰材料,延长厂修期,减少维修量。于1988年投产。一部分22B型客车带有空调装置。22C型客车与22型客车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车体的材质,车体材质采用耐候钢。 为了给乘坐91/92次特快列车前经广深铁路参加广州交易会的外宾、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提供更佳的乘坐环境,四方机车车辆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在1965年设计、1966年试制了中国代空调软座客车,当时称为“RZ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车型编为24型。列车组仅制造了一列,由9节软座车 (RZ24)、1节带小卖部和餐室的软座车 (RZ24)和1节行李发电车(TZ24,因当时还没有空调发电车(KD)此名称,因而使用“特种车” TZ的代号),共11节编组而成。各车均为可躺可转向座椅(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64人,带有空调装置,发电车集中供电。1966年8月起在广深铁路上运行。而1979年起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初期也是以这批空调客车担当运行,随后逐步被25型客车取代。中国由德意志共和国(东德)分别订造和进口了两批铁路客车,共 372辆,车种有软座车 (RZ24)、软卧车(RW24)和餐车(CA24),车体结构沿用了社会主义阵营标准国际联运列车的模式,与俄罗斯铁路的MECT系列客车、中国铁路的18型客车、19型客车十分相似。 这些进口的24型客车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一直是当时中国国内最高档的铁路客车,并使用当时中国铁路标准的绿色涂装。而后来的国产车辆也在内部细节方面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东德产24型客车,如软卧车包厢门等。后来改造成集中供电新型空调客车,取消下挂设备,在车顶安装单元式空调机,布置三相交流电(AC380V)供电线路。改造后24型客车通常与25G型客车混编,部分改为与25G型客车标准涂装类似的橘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涂装,而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的所有RW24型软卧车后来也换成“旅游列车”的特别涂装。另外,有数辆24型软卧车在2005年被改造成高档旅游列车, 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担当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新东方快车”(New Orient Express)。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客车车型之一,是中国铁路代车长25.5米的试验性铁路客车,最初在1965年研制起步,1979年设计了车体长25.5m,车辆定距18m的新结构四轴全钢客车,由于车体长25.5米的特征而定型为25型客车。车宽3.2米,最初车高与22型客车一致为4.28米。25型客车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的车体结构,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部分焊接而成,在侧墙、端墙、车顶钢骨架以及底架钢骨架非别焊接侧墙板、端墙板、车顶板和波纹地板及平地板,形成上部带圆弧,下部为矩形的封闭壳体。壳体用纵向梁和横向梁、柱加强,采用了空气调节、大车窗以及新型转向架。1993年25型系列客车定型为中国铁路主型客车。25型客车分别有25.5米轻型高速列车组、25.5米广九空调列车组、25型干线空调客车、25型三茂客车、25型双层空调客车。随后25型客车也发展了系列产品,从车型上分为25A型、25B型、25D型、25G型、25Z型、25K型、25T型等一系列车型。至1994年25型客车系列全面投产,开始替代22型客车。另外,还有一类是由英国进口的25-O型客车。 中国铁路M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适用于米轨的客车,于1991年开始生产,现主要运用于昆明铁路局管内昆河铁路通勤列车,构造速度80km/h。硬座车YZM1型客车座椅配置为4+4,定员58或62人,另有定员26或39人的YWM1型硬卧车。 单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YZ25T型空调列车、YZ25K型空调列车、YZ25G型空调列车YZ25A型列车、YZ25B型列车和YZ21、YZ22、YZ23系列列车。铁路客车种类繁多,按照车种分为硬座车、硬卧车、软座车、软卧车……按照车体层数分为单层车和双层车。 双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SYZ25K型双层空调列车、SYZ25B型双层列车双层软座列车双层软卧列车1. 单层非空调硬座列车——YZ25B25B—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YZ25B型客车定员128人(列车长办公席定员122人),车体构造速度120km/h。车体长25.5m。顺便说一下,一般长途车列车长办公席在8号车厢,短途车一般在5号。

zqh88
zqh88 ·
0 0

18型客车于1960年代设计试制。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采用UD2/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自发电空气调节装置。18型客车是供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后来也有部分用于国内旅客列车编组。18型客车有YW18型硬卧车、RW18型软卧车以及XL18型行李车和CA18型餐车等车种。YW18型硬卧车于1966~1968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后来用于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YW18型硬卧车与中国铁路国内使用的硬卧车采用两组三层卧铺敞开式单间的布局不同,为两组双层卧铺的9个四人包厢布局,和软卧车布局类似,只是舒适性稍差,定员36人,自重55吨,采用UD2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140km/h。设有空调装置,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71年~1973年改进设计研制YW18型硬卧车,定员36人,自重54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构造速度140km/h。RW18型软卧车于1964~1968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研制,用于中国、蒙古、苏联,中国、越南国际旅客联运。RW18型软卧车为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8吨,采用UD2型转向架。设有空调装置及30千瓦轴驱动式发电装置。 还发现有用于国际联运的有单人以及双人高级软卧包厢的RW18软卧车,定员10人。CA18型餐车196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唐山机车车辆厂投入生产。定员48人。设有餐室、厨房、贮藏室、小卖部及取暖用锅炉室。KD18型空调发电车是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用发电车,最大运营速度120km/h。1980年代中国从德国引进一批18型客车,用于中俄、中蒙之间国际联运旅客列车编组。 19型客车为国际联运A型客车尺寸,车体长23.6米,车体外部轮廓尺寸及结构与中国铁路22型客车基本相同。19型客车是用于中国、蒙古、苏联国际旅客联运的国际列车的专用车型,产量不大。1967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18型客车的同时还研制了YW19型客车。YW19型客车是高级卧铺包厢客车,有8个双人包厢, 在两个包厢之间设一个中间洗脸室,定员16人,自重51吨,采用UD3(准轨)/UD4(宽轨)型转向架。1984~198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新RW19型高级软卧车,改进提高舒适性、平稳性、防寒性,有8个双人包间,定员16人,自重52吨。 19K型客车是25K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是按构造速度160km/h空调客车技术条件设计制造的高级软卧车。通常有8个包厢,除车厢两头为4人包厢,其余为双人包厢,双人包厢内有两个卧铺,带独立卫生间、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等设施,且装备设施相对讲究,定员20人。最大运行速度160km/h,最初装用206KP型转向架,后来装用SW-160型或SW-220型转向架(四方厂)以及CW-200K型转向架(长客厂),但由于25K型客车存在的转向架问题,后来根据铁道部文件规定,车辆速度标记与25K型统一为140km/h(即代表车辆最大运行速度为140km/h)。19K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K”,俗称为“高级软卧”或“高包”(即“高级包厢”之意)。19K曾一度称为“RW25K”,后为区分改为“RW19K”。由于定员少,运营成本较高,票价昂贵,运用得不多,因而产量不高。RW19K型客车最初用于1997年开通的京九直通车、沪九直通车。RW19K型客车通常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特快列车等级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同为“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K型客车不是由运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RW19K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的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车。RW19型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RW19K型客车属于25K型客车系列。 19T型客车是25T型客车系列中的一种高级软卧车(车种代码RW),19T型使用的转向架与25T型一样,最大运行速度160km/h。通常有8个双人包厢,包厢内有上下两张卧铺,带沙发座椅、衣柜、影音设备、车内通讯系统、独立卫生间、真空集便器等设施,定员16人。19T型客车车厢标记为“RW19T”,中国铁路爱好者将RW19T型客车简称为“高包”车,即“高级包厢”之意。因其票价比较昂贵,所以产量很少。19T型客车通常编挂于25T型车辆编组中;通常运用于中国国营铁路的直达特快列车或者特快列车为主。另外某些铁道部部属公务车也标识为“RW19T”。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路客车车型中,高级双人卧铺包厢客车大多是用19型来定义命名。但19T型客车并不是由用于国际联运的19型客车发展而来,也不是由属于25K型客车系列的19K型客车直接改进而来。RW19T型客车与RW19型客车是两种分属不同铁路客车系列的高级软卧包厢车。19型客车源于国际联运客运列车中的高级卧铺包厢车,属于22型客车的衍生型。19T型客车则属于25T型客车系列。例如,2007年度铁道部招标采购的一批125辆25T型客车的合同当中就包括8辆RW19T型高级软卧车。 21型客车于1953年开始生产,至1961年停止生产。21型客车根据不同用途主要有YZ21型硬座车、YW21型硬卧车、RW21型软卧车、CA21型餐车、UZ21型邮政车、XL21型行李车等车种,此外,还有某些特别用途的类型。21型客车设计参照苏联1950型客车和日军侵占时期制造的1型客车,缺点是经济指标和舒适性较差。21型客车后来被22型客车替代。21型客车车长21.97m,车宽3.00m,有中梁碳素钢铆接焊接组合结构车体,车底架上无金属地板,作用于车内地板面上的载荷主要依靠底架各梁传递,走行部为均衡梁导框式转向架,采用101型C轴转向架。构造速度80~100km/h。车厢取暖方式采用大气压式蒸汽取暖。1954年至1959年期间,由青岛四方、大连、唐山、株洲、沈阳和 南京浦镇、西安等车辆工厂先后对21型客车进行改进。21型客车至1961年停止生产时,产量3110辆。其中四方机车车辆厂到1960年,共生产各种21型客车1644辆,其中YZ22型硬座车722辆;YW21型硬卧车613辆;CA21型餐车75辆;XL21型行李车70辆;UZ21型邮政车164辆。YZ21型硬座车最初是1953年由大连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原设计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88人。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于1954~1958年进行改进。1955年改为每排2+3座位布局,定员108人,自重45~48吨。1956年改敞开式通过台为密闭式,加装折棚门和翻板。1957年车体改为焊接结构,侧墙带压筋,车自重降至43/39t。YW21型硬卧车1953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有9个开敞式隔间,每隔间有两组三层卧铺,定员54人,自重49吨,1958年停产。RW21型软卧客车1959年由南京浦镇车辆厂设计制造,双层卧铺包间布局,定员28人,采用102型转向架,自重40吨。CA21型餐车1954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试制生产,车两端均无通过台,定员48人,采用103型D轴转向架,自重54吨。XL21型行李车1955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车体两侧各开1个行李门,2个半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1型转向架,自重47吨,1958年改为密闭式通过台,采用103型转向架。 中国铁路22型客车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开始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22型客车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初期,一直是中国铁路生产和使用的主型客车,在中国铁路客运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厂商包括: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长春客车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南京浦镇车辆厂,以及长沙重型机械厂。据统计22型系列客车产量约2.7万辆。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铁路22型客车逐渐由25型客车替代。22型客车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行李车、餐车、邮政车等车种,此外,某些特别用途的车辆,如试验车等。22型客车车身涂装大多为绿色配以黄色色带,俗称为“绿皮车”。22型客车车体长23.6m,车宽3.1m,车高4.28米,有中梁钢结构薄壁筒型整体承载式全金属焊接车体,车壳体采用了墙板压筋方式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两端有密闭式通过台。先后采用202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6型(四方机车车辆厂研制,侧部中梁下凹的U型构架,带横向拉杆的小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209型(浦镇车辆厂在205型转向架基础上研制,H型构架,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22型客车采用独立温水取暖装置。22型客车都不带空调,除了某些卧铺车以及后来曾出现过YZ22型空调客车以外。22型客车车窗是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的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较差。YZ22型硬座车于1958年~1959年由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开始批量生产。一个温水循环独立锅炉暖房。两个厕所,两个敞开式盥洗室、一个乘务员室。双面固定式座椅为每排2+3座位布局,座位之间有固定式茶桌,定员120人,自重45吨。后由四方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对车内造型及部分结构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并投入生产,定员116人~118人。YW22型硬卧车于1956年~1959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1960年由长春客车厂生产。最初是横向睡铺带纵向边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由于过于拥挤,由四方机车车辆厂重新设计1966年开始批量生产的YW22型改为两组横向三层卧铺的敞开式单间布局,取消边铺,改为活动翻转座椅和小茶桌,定员60人,自重45吨。RW22型软卧车于1955年~1956年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设计试制,设有8个四人包厢,定员32人,自重59吨,1959年RW22型客车进行改进,自重减到47吨。后由唐山机车车辆厂和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设计。RZ22型软座车于1976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设计制造,沙发式座椅为每排2+2座位布局,座位之间设有固定式茶桌,定员64人,二位端走廊有储藏室,自重46吨。22A型、22B型、22C型是22型客车的改型,主要改进是在车体的材质上。22A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改进车体涂漆与防锈工艺,改进防寒材料,车厢内饰料有较大改进。提高车体的耐腐性,延长使用寿命与厂修期。于1982年-1985年由长春客车厂进行改进,1985年投产。22B型客车主要改进是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大量通用件、部分连接部件也采用耐候钢,改善旅客采暖设施,改进车体内部布局与车厢内饰材料,延长厂修期,减少维修量。于1988年投产。一部分22B型客车带有空调装置。22C型客车与22型客车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车体的材质,车体材质采用耐候钢。 为了给乘坐91/92次特快列车前经广深铁路参加广州交易会的外宾、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提供更佳的乘坐环境,四方机车车辆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在1965年设计、1966年试制了中国代空调软座客车,当时称为“RZ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车型编为24型。列车组仅制造了一列,由9节软座车 (RZ24)、1节带小卖部和餐室的软座车 (RZ24)和1节行李发电车(TZ24,因当时还没有空调发电车(KD)此名称,因而使用“特种车” TZ的代号),共11节编组而成。各车均为可躺可转向座椅(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64人,带有空调装置,发电车集中供电。1966年8月起在广深铁路上运行。而1979年起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初期也是以这批空调客车担当运行,随后逐步被25型客车取代。中国由德意志共和国(东德)分别订造和进口了两批铁路客车,共 372辆,车种有软座车 (RZ24)、软卧车(RW24)和餐车(CA24),车体结构沿用了社会主义阵营标准国际联运列车的模式,与俄罗斯铁路的MECT系列客车、中国铁路的18型客车、19型客车十分相似。 这些进口的24型客车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一直是当时中国国内最高档的铁路客车,并使用当时中国铁路标准的绿色涂装。而后来的国产车辆也在内部细节方面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东德产24型客车,如软卧车包厢门等。后来改造成集中供电新型空调客车,取消下挂设备,在车顶安装单元式空调机,布置三相交流电(AC380V)供电线路。改造后24型客车通常与25G型客车混编,部分改为与25G型客车标准涂装类似的橘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涂装,而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的所有RW24型软卧车后来也换成“旅游列车”的特别涂装。另外,有数辆24型软卧车在2005年被改造成高档旅游列车, 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担当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新东方快车”(New Orient Express)。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客车车型之一,是中国铁路代车长25.5米的试验性铁路客车,最初在1965年研制起步,1979年设计了车体长25.5m,车辆定距18m的新结构四轴全钢客车,由于车体长25.5米的特征而定型为25型客车。车宽3.2米,最初车高与22型客车一致为4.28米。25型客车车体钢结构为无中梁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的车体结构,由底架、侧墙、车顶、和端墙等部分焊接而成,在侧墙、端墙、车顶钢骨架以及底架钢骨架非别焊接侧墙板、端墙板、车顶板和波纹地板及平地板,形成上部带圆弧,下部为矩形的封闭壳体。壳体用纵向梁和横向梁、柱加强,采用了空气调节、大车窗以及新型转向架。1993年25型系列客车定型为中国铁路主型客车。25型客车分别有25.5米轻型高速列车组、25.5米广九空调列车组、25型干线空调客车、25型三茂客车、25型双层空调客车。随后25型客车也发展了系列产品,从车型上分为25A型、25B型、25D型、25G型、25Z型、25K型、25T型等一系列车型。至1994年25型客车系列全面投产,开始替代22型客车。另外,还有一类是由英国进口的25-O型客车。 中国铁路M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适用于米轨的客车,于1991年开始生产,现主要运用于昆明铁路局管内昆河铁路通勤列车,构造速度80km/h。硬座车YZM1型客车座椅配置为4+4,定员58或62人,另有定员26或39人的YWM1型硬卧车。 单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YZ25T型空调列车、YZ25K型空调列车、YZ25G型空调列车YZ25A型列车、YZ25B型列车和YZ21、YZ22、YZ23系列列车。铁路客车种类繁多,按照车种分为硬座车、硬卧车、软座车、软卧车……按照车体层数分为单层车和双层车。 双层硬座列车按照车型分为SYZ25K型双层空调列车、SYZ25B型双层列车双层软座列车双层软卧列车1. 单层非空调硬座列车——YZ25B25B—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YZ25B型客车定员128人(列车长办公席定员122人),车体构造速度120km/h。车体长25.5m。顺便说一下,一般长途车列车长办公席在8号车厢,短途车一般在5号。